聚汇苏河畔,共谱新篇章——普陀区作家协会举行第二次全员大会
上海市普陀区作家协会第二次全员大会于4月19日上午在区图书馆举行。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讨论并通过了协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第二届理事会和主席团成员。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马文运以及普陀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东昌到会并先后讲话。普陀区宣传部副部长兼文旅局局长周涵嫣,区文旅局副书记兼副局长孙勇参加了大会。
马文运代表上海市作家协会,对大会的成功召开表示衷心祝贺,向普陀作家协会的各位会员,表示最诚挚的致意!他说,普陀区是我党领导的上海工人运动发源地之一,有着“赤色沪西”的美誉,也是上海近代工业文明的摇篮,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苏州河沿岸曾密布纺织、面粉、机械等工厂,见证了民族工业的崛起。如今,普陀区的文化融合了历史底蕴、工业遗产转型、现代艺术创新和多元社区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风貌。普陀作家协会自2017年成立以来,全体会员紧跟时代步伐,讴歌普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繁荣普陀区的文学创作,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做出了积极贡献。
马文运指出,区作协工作一定要把握好大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区作协的各项工作,要始终牢牢把握好这一大方向。
马文运指出,作家的创作一定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大众。希望广大会员深入普陀的企业、社区、街道、医院、学校、政府机关,与各行业的群体多交流、多接触,加深了解,反映心声,反映生活,创造出有血有肉,个性鲜明,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努力使自己的作品立于世、成精品、传下代。
马文运强调,要创作出更多具有普陀特色、上海特征的好作品。广大会员要要紧扣时代脉搏,用文学的笔触,记录、呈现、描绘、讴歌普陀区广大人民敢担当、勇创新、重实干、乐奉献的文化价值理念,潜心讲好普陀故事、苏州河故事、上海故事,让更多的百姓热爱普陀,热爱上海,共创美好的文化前景。
刘东昌代表区委宣传部、文旅局等单位对普陀区作协第二次会员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区作协的工作给予了肯定,也对未来几年的工作提出了要求。
刘东昌指出:一是要深入挖掘普陀特色,丰富创作内涵。广大作家要深入挖掘普陀特色元素,将其巧妙地融入作品中,创作出更多具有普陀印记、反映普陀风貌的优秀作品。二要关注普陀发展,反映时代变迁。广大作家要关注普陀的发展动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普陀在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等方面的新变化、新成就。三要注重创新创造,提升作品品质。要结合普陀的实际情况,创作出既有深刻思想内涵又具有高超艺术水准的优秀作品。四要加强队伍建设,培养文学人才。积极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创作平台,提高会员的创作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还要加强与市内外作家和文学团体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普陀区文学创作事业的繁荣发展。
会上,周涵嫣局长还为今年新入会的会员代表颁发了证书。
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二届理事会,理事成员。 同时,大会还确定了协会秘书处成员。随后,选举出以杨扬为主席,陈仓、蔡骏、杨绣丽、詹东新、叶德庆为副主席的新一届主席团。
此外,大会特聘赵丽宏为名誉主席,聘请钱汉东为顾问,他们将凭借丰富经验和专业视角,为协会发展提供重要指导与支持。
此次大会的胜利召开,为普陀区作家协会未来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奠定了基础。相信在第二届理事会和主席团的带领下,在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普陀区作家协会定能汇聚各方力量,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生动展现普陀的独特魅力与时代风采,在苏州河畔谱写文学事业发展的崭新篇章,为繁荣区域文化、推动社会进步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人气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