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长江 | 郭伟民:长江中游文明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体现
“长江中游诞生了中国最早的城,拉开了中国史前文明快速发展的序幕。”“长江中游史前社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形塑了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特质。”
9月12日,2023长江文明论坛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郭伟民以《考古中国视野下的长江中游文明化进程》为题,分享了他的观点。
他介绍,长江中游是最早出现稻作农业的地区之一,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了距今1.5万年前兼具野生与栽培特征的古水稻,澧阳平原彭头山文化距今9000年前的遗存中也发现大量水稻,八十垱遗址还发现了距今8000年前疑似稻田的遗迹。“大量证据表明水稻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就一直是长江流域人们的主要食物。”
“城是判断文明出现的重要标志之一。”郭伟民说,村落人口与稻作农业相互促进、共同演化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古城文明就是从稻田里长出来。“换言之,稻作农业是文明诞生的基础,是长江中游史前文明产生的原动力。”
以澧县城头山为例,这里在汤家岗文化时期是一处环壕聚落,面积接近5万平方米,水稻田就在环壕之外,意味着村落周边适宜地区都被开垦成稻田。环壕又与古河道相通,环壕、村落、水田、古河道形成较为完善的稻作生态系统,具有用水、交通、灌溉、防洪、排涝等功能——这已经具有复杂社会的某种形态了。
同时,郭伟民认为,长江中游高庙文化及其之后的精神文化,为早期中国宇宙观和哲学思想的重要源头,奠定了中华文明的精神基础。
高庙文化陶器上的凤鸟、兽面、獠牙、日月、星辰等纹饰图像,是距今7000多年前史前中国信仰的突出表达,被学界誉为史前中国最早的造神运动,引发了中国第一次艺术浪潮。
“总结长江中游文明化的途径与模式,大致可以概括为:生业形态是稻作为主的饭稻羹鱼,社会结构是血亲主导的古国城邦,政治信仰是无为而治的民本思想,精神观念是天人合一的原始宗教,文明路径是连续稳定的演进发展。”郭伟民说,长江中游文明化的途径与模式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的真实写照。长江中游的考古工作为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文章来源:上游新闻)
内容来源:上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