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昕:让短视频“为己所用” 促进青少年多维发展
“在公众语境中,网络媒介对于青少年的作用,经历了从规避到批判,再到建设性发展的变迁,网络媒介与青少年的关系呈现出从对立到共生的趋势。到今天,媒介无所不在,它既不可规避,也不能被规避,已经成为青少年获取知识、自我发展以及社会化介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0月29日,“新时代青少年网民:提高网络素养和加强网络保护亟须齐头并进”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曾昕在谈及青少年网民与新媒体的关系时如是说道。
曾昕指出,青少年的网络沉迷问题是一个多年以来持续被关注的核心议题,实际上人们对“沉迷”是长期存在误解的,大多数情况下更准确的可能是“担忧”,担忧孩子沉迷于网络、对手机上瘾。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今年9月下旬,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联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了《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3)》。对于如何评估青少年网络沉迷,该报告提供了八个方面的评估标准,包括“你是否多次尝试控制、减少或停止使用互联网,却没有成功?”“当你试图关闭或停止使用互联网时,你会感到不安、情绪化、抑郁或易怒吗?”“你是否会为了上网而甘愿失去一个重要的工作或学习机会?”“你是否使用互联网来逃避问题或缓解焦虑不安情绪?”等等。参考使用这些标准,青少年网民及其父母、监护人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或掌握孩子的网络沉迷状态。
未成年人的网络沉迷与家庭关系融洽度、社会交往同伴陪伴、自身心理健康程度密切相关,网络并不是唯一因素。同时,也要青少年在长时间使用短视频等网络媒介时是被动的,还是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假如他们从中获益,则需要引导青少年网民正确使用网络、保持正向发展。针对这些困惑社会及家庭的热点问题,曾昕在研讨会上提供了一些解决思路。
要善用短视频等网络媒介
曾昕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沉迷或所谓“网瘾”,是由许多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既有内因,又有外因。比如,当一个孩子心理压力很大,跟老师、家人又缺乏有效沟通,社会关系呈现弱连接,对同伴的依赖程度很低、父母吵架等都有可能导致网络沉迷。基于内因与外因双方面,提升网络防止沉迷的保护性,就是一个从个体到家庭、再到学校和社会的综合性过程。更为重要的是,这里的“保护”不再是一种隔离、防止,而是怎么帮助青少年在一个正向的轨道中使用它。善用短视频等网络媒介,有助于青少年的多维发展。
曾昕在调研中发现,许多学校或教育机构已经开始注重短视频能力的培养,制作短视频已成为他们生存的必要技能之一,这可以类比前几代人学习如何使用计算机、如何使用Word文档、做PPT演示等,短视频在他们长大之后很可能会成工作、学习及自我表达普遍性的辅助工具。
需要指出的是,短视频对于青少年发展的正向促进案例数不胜数,优质的短视频内容可以让青少年网民看到知识、看到美、看到健康,对于生活、学习和审美都产生了正向引导作用。以抖音平台为例,短视频让比较小众的地方戏曲、民俗文化等向青少年群体科普与传播,推动了国风、国潮、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与此同时,“上网课”“云逛博物馆”“云健身”等视频内容,也给孩子们带来更全面立体的服务。抖音数据显示,分享知识的内容创作者占比接近6成,短视频的内容在持续丰富,哪怕是很冷门的行业领域,通过短视频播放甚至引爆,被更多人看到和了解。
“青少年模式”实践成果及挑战
自2019年至今,短视频平台推出“青少年模式”已有四年多时间。如今,我们在打开短视频App,强制弹窗的青少年模式已成为标配。在曾昕看来,短视频平台在使用时长、使用时段、使用功能、个人隐私保护、价值观引导等方面,目前已取得了成效。随着时间推移,“青少年模式”也在不断地补充与完善。
与此同时,曾昕指出,当下“青少年模式”依然存在一些漏洞,首当其冲的便是身份认证难度较大。比如,短视频平台限制14岁以下的网民进入青少年模式,许多孩子往往会通过利用漏洞来规避或破解这一模式。这里需要往深处提出问题:为什么青少年要花九牛二虎之力来躲避家长和老师,用各种方式来规避“青少年模式”呢?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青少年模式在内容上与成人模式的区别,因为缺乏分级标准,平台推送的内容与青少年的需求产生错位,无法吸引他们。“10岁、12岁、14岁的孩子,虽然年龄差别不大,但是10岁的孩子喜欢的内容,可能对于12岁、14岁的孩子来说完全不具有吸引力,觉得很幼稚。”曾昕认为,在青少年模式的内容供给方面,可能还需要一个更具体、更细化的衡量指标。
针对“青少年模式”的发展,曾昕及其团队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第一,平台开发的规范化与标准化需要进一步统一。第二,在内容方面,尽管不同视频平台主打的内容重点、用户群不同,但根据不同的内容,青少年模式在时长等规定上应该更加地细化。第三,青少年和网络的发展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综合发力、配合协作。第四,从平台运营企业角度,可以通过与学校、社区等的合作——如在“双减”背景下开设一系列课程及讲座,提供优质的软件,或者与社区一起融通线上线下,开展创意性活动。
“短视频平台的发展理念,本质应该是人文主义,只有当各方的主体相互的信任和合力驱动的时候才能最大限度的去赋能和最优的推广它的传播效果。”曾昕说道。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内容来源:中国经营网